近来,一名小伙用AI“复生”自己的奶奶,经扬子晚报报导后这件事引发了许多网友的热议,仅一天时刻两条相关论题在微博上累计阅览量超越一千万

近来,一名小伙用AI“复生”自己的奶奶,经扬子晚报报导后这件事引发了许多网友的热议,仅一天时刻两条相关论题在微博上累计阅览量超越一千万

近来,一名小伙用AI“复生”自己的奶奶,经扬子晚报报导后这件事引发了许多网友的热议,仅一天时刻两条相关论题在微博上累计阅览量超越一千万。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,跟着AI科技一日千里,AI“复生”逝者的门槛大幅度下降,但引发的争议不减,到4月11日下午五点,在扬子晚报建议的“你能承受用AI复生逝去的亲人吗?”投票中,参加投票的约3.2万名网友,有1.4万人挑选能够承受,别的1.8万人挑选不能承受。\n\n\n  记者得悉,这位UP主小亮只花了15天时刻就生成了AI“奶奶”,而且从视频中能够看出,这位AI“奶奶”除了表情稍微生硬外,能够好像人们日常日子般那样对答如流。\n\n  4月10日扬子晚报报导小亮的过后,很快在网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,微博论题“你能承受用AI复生逝去的亲人吗”“小伙用AI复生奶奶”在微博上累计阅览量超越千万。在投票环节,总计约三万名网友支撑“复生”和不支撑的占比分别为45%和55%。支撑的网友普遍认为,这样能够给人带来心思安慰,“这是一个念想,思念亲人,彻底没有问题”。不支撑的网友则觉得,“那底子不是我的亲人”。\n\n  心思师朱铭骏告知记者,面临亲人的离世大概会阅历这样五个阶段:否定、惊慌、失落、批改、承受,“当咱们真实地承受现实,答应且供认亲人的脱离,和自己心里的不舍离别,才干在这段苦楚阅历后持续日子下去。”\n\n  实习生 袁先雯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姜天圣 【修改:于晓】